记者从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了解到,位于金航五路以南的青岛空港综合配套服务中心项目迎来新进展。该项目已完成关键性的基坑土石方开挖及支护施工,正以日均300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推进地下室主体结构建设。
项目以上合之帆为核心理念,通过参数化设计将青岛独特的海洋元素转化为建筑语言。
主楼外立面采用流线型双曲面幕墙系统,通过3D打印模型优化后的单元式玻璃幕墙拼接,形成波光粼粼的视觉效果。建筑群通过错落布局模拟帆船阵列,采用超白玻璃与光伏薄膜复合技术,既实现海天一色的视觉延伸,又满足可再生能源利用需求。
在功能布局上项目承载着“上合迎宾港”和“空港商务区”两大功能建设酒店、公寓以及写字楼等配套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创新性提出近零碳园区实施路径,构建起涵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体系。
在施工管理层面,项目应用BIM+GIS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全要素可视化管控。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厘米级精度的工地实景模型,对深基坑施工进行动态监测。自主研发的智慧物料管理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
目前项目已申请绿色建造专利9项,形成超深基坑群同步施工、大体量异形结构模板体系等6项创新工法。
作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重点商旅文产业项目,青岛空港综合配套服务中心,通过商旅文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赋能不仅重塑了空港区域的空间价值,更开辟了流量经济转化为留量经济的新路径。随着项目的加速推进,这座“上合之帆”将引领青岛临空经济向更高处进发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国际化城市新样板。
——来源《云上胶州》